23赞

回复

收藏

一文读懂 | 一种大黄鱼新型疾病的鉴别与防治

新闻 新闻 610人阅读 | 11-06   点评   回复  + 发帖    分享

上一篇  下一篇 


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2023年产量达28.1万吨,但随着养殖规模的持续扩大,区域性养殖密度增加以及环境污染加剧,加之养殖管理与技术措施滞后等诸多原因,病害已成为困扰养殖企业(户)的首要问题。除传统病害周期性暴发外,近年来一些新发病害也导致养殖大黄鱼大量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自2023年9月中下旬起,福建省宁德市三都澳海域网箱养殖大黄鱼开始出现一种新型疾病,高峰期日死亡率可达1%,通过血涂片染色观察,发现病原的形态特征与锥体虫相似,经18S rDNA测序确认其为锥体虫。
1病原与临床症状
大黄鱼锥体虫分类学上属于鞭毛虫纲、动基体目(或动质体目)、锥体虫科、锥体虫属,虫体大小为(2-5)μm×(15-20) μm,呈细长弯曲,形似柳叶或波浪状,其细胞核呈长条形位于身体中央,前端有一条较长的自由鞭毛,后端具呈椭圆形动基体(图1)。基于18S RNA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表明,鱼类锥虫分为两个显著分支,分别对应淡水鱼和海水鱼类中的锥体虫。大黄鱼锥体虫聚在淡水鱼锥体虫分支,与从鲤鱼中分离出的Trypanosoma carassiiTrypanosoma sp.亲缘关系最近,而与已报道的海水鱼锥体虫亲缘关系较远,提示该病原可能由淡水鱼锥体虫传播而来,但其如何传播至大黄鱼尚不清楚。

w9.jpg


图1  大黄鱼锥体虫吉姆萨染色
2临床症状与组织病理分析
大黄鱼锥体虫能感染春苗、中鱼和成鱼等不同阶段的鱼体,患病鱼出现诸多症状,包括食欲减退、鳃丝发白且附有大量黏液、脾脏肿胀变黑,以及肾脏显著增生。当水温高于20℃时,鱼体鳃盖和腹部区域会出现溃烂,初期表现为鱼鳞脱落、形成“白斑”,逐渐恶化为肌肉腐烂并暴露出红色创口。后期逐渐愈合变白。当在水温低于16℃时,感染鱼体未出现明显外部损伤。值得注意的是,患病大黄鱼的血液参数显著变化,表现为贫血、血液颜色变淡、pH降低,以及红细胞总数显著低于健康个体。



图2  患锥体虫大黄鱼症状

通过PCR检测,发现鳃、脾脏、肝脏和肾脏等组织均存在锥体虫,表明锥体虫可随血液在鱼体内传播。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患病鱼脾脏出现弥漫性细胞坏死,伴随细胞核破裂、白髓萎缩以及灶性坏死;肾脏组织中的肾小管和肾小球发生了坏死和变性,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呈空泡化;头肾区域则表现为血细胞浸润、上皮变性以及周围组织的坏死。肝脏中肝细胞脂肪变性显著,肝小叶结构紊乱,伴有大量脂滴和空泡的形成。



图3  患锥体虫病大黄鱼组织病理
3流行病学
自2023年9月首次暴发以来,大黄鱼锥体虫病在福建蕉城、福安、霞浦及福鼎等主养海域迅速蔓延,浙江宁波、舟山、台州和温州等地也相继报道了该病害。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大黄鱼感染锥体虫感染过程可分为潜伏期、急性死亡期、慢性感染期和感染后期四个阶段。潜伏期长短因海域环境差异及鱼体免疫状态而异,部分区域可长达两个月。随后进入急性死亡期,持续35-45天,死亡率较高,接着进入慢性感染期,体内锥体虫数量逐渐减少,可能长期处于这一状态。在感染后期,大黄鱼外周血液中已无法检测到锥体虫。

关于锥体虫在大黄鱼中的传播途径至今还不清楚。先前研究表明水蛭是鱼类锥体虫的中间宿主。然而,在三都澳海域养殖网箱环境中,未发现水蛭的存在,增加了追踪锥体虫传播途径的难度。有学者推测大黄鱼的黏液可能为锥体虫潜在传播途径,但这一假设仍需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4防治建议
在药物防治方面,早期研究尝试了多种抗虫药物,如阿苯达唑、吡喹酮、盐酸氨丙啉、青蒿素、伊维菌素及三氮脒等,虽然这些药物在哺乳动物锥体虫及其他寄生虫治疗中有效,但对大黄鱼锥体虫病疗效不佳。尽管当前尚无有效药物控制死亡率,但通过加强养殖环境管理、降低养殖密度、改善营养等综合性措施,可对防控产生一定效果。具体措施包括:(1)选择健康优质鱼苗,避免购入携带锥体虫的鱼苗,并在鱼体迁移至其他养殖区之前严格检测是否携带锥体虫,避免跨区域传播;(2)合理控制养殖密度,保持水体流通与清洁。同时,及时清除网衣附着物以减少病原微生物;(3)投喂优质配合饲料,并定期添加免疫增强剂、多维以及补血类产品,提高鱼体的免疫力;(4)及时打捞病死鱼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随意丢弃以减少病原传播。

微信扫一扫,阅读更方便^_^

关注下面的标签,发现更多相似文章
分享到: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1768 积分
352 主题
+ 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