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收藏

2025年猪价预判

新闻 新闻 39人阅读 | 01-08   点评   回复  + 发帖    分享

上一篇  下一篇 

历史回顾:2024年生猪养殖行业景气度排名第一,让很多人大跌眼镜,什么原因导致?这里不得不说说2023年,全年12个月中,只有其中两个月微利,其他月份处在亏损状态,现金流被一步步吞噬,另外雪上加霜的是冬季猪瘟病毒,造成亏损加剧,产能被动外加主动去化,从母猪数据来看最高4390万头下降到最低3980万头,下降幅度达到9.3%。尤其是冬季三个月,非洲猪瘟加持导致的生产性能下降,对2024年供应端影响加剧,2024年上涨月份(5678)正好对应疫情对供应端的影响月份(56789)。事实上这几个月是猪价的分水岭,我们就从这里进行分析。

第一:从母猪的数据来看,202310月能繁母猪4210万头到20244月下降到3986万头,趋势上持续下滑,但需要考虑101112月份疫情对生产性能的干扰,1234月份恢复性超配的可能性,这里可能出现一种情况就是,母猪虽然还在减少,但生产性能提高后,供应不一定减,可能略有增,这里我们需要通过仔猪来验证。三方数据公司都在2月份仔猪数量环比转正,官方数据3月份开始转正,按照以上数据推理,正常应该在5月份仔猪数据转正比较合理,但市场是聪明的,特别像集团公司,拥有强大产业数据及提前预判的能力,外加后备母猪充沛,调节产能能力大大提高,从猪价高点似乎刚好对应三方仔猪数据的转正,当然这里也有巧合性,因为2月份期货盘面已经给出指引,随后看涨预期慢慢形成,压栏增重二次育肥等造成产能后移,同时2023年较高的冻品库存也在2024年得到较好去化,所以猪价高点略有提前,并没有完美契合910月。

第二:815出现全年最高价后,猪价随后一路下跌到12月底,供需双增的情况下,去库节奏大于需求节奏,造成猪价持续下跌,这里可以得出结论,供应恢复情况已经能够匹配需求量,这里面需要考虑两点,散户去库的量和较高增重带来肉的增量,这里插入这两点,就是为后面2025年上半年供应量对比作铺垫。我们从母猪数据来看,202433992万头到114080万头,对应20251-9月供应增加,从仔猪数据来看,三方数据公司从20242月到11月环比持续增加,对应20249月到20255月供应量持续增加,外加疫情相对往年较轻,那么供应增量比较确定,同时也要注意,环比增量比较克制,也与今年谨慎有关。这里看上去似乎2025年上半年供应比2024年下半年好像还要多,其实确实是多了,但2024年下半年供应量包括基础供应量以及散户释放库存量以及增重带来肉的增长量,但2025年上半年散户库存释放量可以大概率忽略。所以1月份猪价是很好验证供需的窗口,因为散户库存大部分已去化,变量在1月份是需求旺季,相对淡季3-4月份,需求增量在30%。所以1月观察散户出栏比例与春节后散户出栏比例的差值,再与30%做对比,如果春节前出栏比例等于30%,猪价大跌,那么明年春节供应压力较大,如果猪价只是小跌,那么供应压力较小,如果出栏比例只有20%,猪价依然大跌,说明集团供应超过10%,如果猪价偏强,说明集团供应比较均衡,这里的难点就是散户出栏比例。从三方公司栏舍利用率不到23%来看,大概率出栏占比不可能超过30%,那么猪价涨跌及出栏体重变化,将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体重下降不明显,猪价还跌,说明集团猪偏多,如果集团体重下降明显,猪价不大跌,说明供应略多。

说说结论吧:总体来看,供应恢复已成定局,无非供应到底有多大,需要后期现货验证。2025年整体猪价并不乐观,上半年大概率成本线以下有冻品和二次育肥托底,下半年猪价就看1月份开始仔猪环比情况以及亏损或悲观情绪导致库存加速去化,影响的短期猪价形势,没有看到产能去化前,猪价难言起色。


分享到: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699 积分
117 主题
+ 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