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无巧,圈干食饱!养牛人必须了解的20件事
1、“九月重阳,放开牛羊”;“要使牛长膘,多食露水草”;“一千根稻草,比不上一根青草”。即在秋季要早出晚归,尽量延长放牧时间,要选择饲草丰盛的地方,尽量让牛多吃青草,以便增复壮,为过冬打好身体基础。
2、“家牛要过冬,草料第一宗”。
进入冬季,草料缺乏,因而在入冬之前,必须将其备好。应备的草料主要有麦秸、稻草、谷草、豆秸、秕壳和各种藤蔓等。
3、“冬牛体质好,饮水不可少”;“冬牛不患病,饮水不能停”。
牛在冬季圈养时,一定要补足清洁干净的水分。若缺水,则会导致牛患反刍缓慢、瘤胃积食、前胃弛缓、瓣胃阻塞等疾病。每天给水一般为早、中、晚3次,温度以20℃左右为宜。
4、“隔年要犁田,冬牛要喂盐”。
食盐可以开胃、增强食欲、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有利于健康。每天每头成年牛可给食盐50g,拌在精料或溶于水中饲喂。
5、“夏天一口塘,冬天一铺床”;“养牛无巧,圈干食饱”。
即在天热时应有个洗澡的池塘,天冷时应有个暖和的圈舍。饥寒饱暖,因而应将牛只喂饱。阴暗、潮湿,易滋生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因而应将圈舍保持干燥。
6、“刷拭牛体,等于加料”。
经常用草把或帚把刷拭牛体,能使牛只舒适,牛体清洁,皮肤营养状况改善、血液循环增强、疾病减少。
7、“冬冷皮,春冷骨”。
肉牛冬以后,往往因气候寒冷,加之草料缺乏,逐渐瘦弱,翌春更甚。因之,在冬春季节,一则应减少掉膘,二则应防寒保暖。
8、“每每天没有三个饱,很难使牛上油膘”。
每天应早、午、晚3次饲喂,让牛吃到“三个饱”。每顿饲料要有一定数量,不可饱一顿、饥一顿。一般让肉牛吃到八、九成饱便可。
9、“有料无料,四角拌到”;“先草后料”,“先干后湿”。
饲喂时,先将铡短的麦草等干草放在饲槽里,再洒上1 的食盐水彻底搅拌,最后再撒上精料继续搅拌,使精料均匀的粘附在饲草上即可。
10、“三知、六净”。
所谓三知,即是:知冷暖、知饥饱、知力气大小和疾病;所谓六净,即是:草净、料净、水净、槽净、圈净、牛体净。
11、“早喂吃在腿上,迟喂吃在嘴上”。
牛只若在冬春饲养得不好,不是在使育肥期间临时进行补饲所能补救得来的,在使育肥期间的补饲,只能做到不再掉膘,而不易做到增膘。因此,凡是瘦弱的肉牛,必须在使役之前的一两个月内,就补足营养,使牛身强力壮。
12、“冬天要间床,夏天要口塘”。
水牛被毛稀疏,汗腺不发达,皮下脂肪薄,怕冷怕热。因而,在冬季要有暖床(给牛床每天垫上千黄土和铺上干褥草,压在其中的褥草、牛粪经生物发酵即可产热),以防寒保暖,在夏季要有池塘,以便水浴、散热消暑、加快恢复劳役后的疲劳以及避免虻蝇的骚扰。一般每天在中午和傍晚至少让水牛泡水一次,每次1~2小时,农闲时还可增加泡水次数和延长每次的泡水时间。
13、“三分喂牛,七分用牛”。
一方面要加强饲养,另一方面要合理使役。在某种程度上,合理使役比加强饲养更为重要。
14、“牛有千架力,就怕一时急”;“不怕千日用,只怕一日劳”。
用牛时决不能急迫猛赶,要不急不慢。开始下田时要慢,耕作快要结束时也要慢,中间要走得均匀,即“两头慢、中间稳”。要不打冷鞭,不转急弯。
15、“春牛如战马,好坏在一冬”。
牛只的饲养常常是夏饱、秋肥、冬瘦、春乏,而牛只的使役往往是在春耕、三夏、三秋的农忙季节。若冬季能保住膘,则春耕时就有力;若冬季保不住膘,则春耕时就无力。可见,牛只的冬管是春耕的基础。
16、“牛吃百样草,样样都上膘”。
吃的越杂,则营养越全;营养越全,则上膘越快。
17、“寸草铡三刀,无料也上膘”;“寸草铡三刀,越吃越上膘”。
饲草铡短,有利于采食、促进食欲和增加采食量,从而有利于增膘。
18、“牛跑一趟,一天白放”。
若放牧地太远,则会吃饱跑瘦。在放牛时,不要让牛狂奔。在采食时,应拦牛缓进。
19、“圈干槽净,牛儿没病”。
早晨喂后,先将牛牵出,拴在桩上,让其反刍、休息和晒太阳;然后将圈舍和食槽清理干净,打开门窗,让风吹日晒,便其变干。到下午临喂前,先给牛床垫上干燥的细黄土,再将牛牵入饲喂和过夜,夜间关闭门窗。若能坚持天天如此,则可确保牛儿四季无病。
20、“贮草如贮牛,保草如保粮”;“草是牛的命,无草命不长”。
若夏秋青草期没有贮足草,则冬春枯草期就会缺草吃,从而可导致牛只冬春乏瘦或死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