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某屠宰场突发口蹄疫疫情!
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动物疫病频发。近日,农业农村部接到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位于南宁市西乡塘区某屠宰厂入场的一车生猪,发现口蹄疫疫情,同车生猪10头,发病10头。疫情发生后,当地立即按照有关应急预案要求规范进行病猪扑杀、清洗消毒和无害化处理,有效处置了疫情风险,目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未出现扩散蔓延和二次污染。
进入8月以来,全国动物疫病发病数显著增加。2024年8月,全国共报告发生一、二、三类主要动物疫病发病动物17.5818万头/羽/只/匹,环比增长52.13%。2024年9月,全国共报告发生一、二、三类主要动物疫病24种,发病动物17.0302万头/羽/只/匹,病死动物1.4909万头/羽/只/匹。
其中,一类主要动物疫病1种,发病动物7只,病死动物0只。二类主要动物疫病16种,发病动物2.7758万头/羽/只/匹,病死动物4689头/羽/只/匹,报告发病数占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猪流行性腹泻、布鲁氏菌病、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占二类主要动物疫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2.75%。三类主要动物疫病7种,发病动物14.2537万头/羽/只/匹,病死动物1.0220万头/羽/只/匹,报告发病数占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鸡球虫病、巴氏杆菌病、猪流感,占三类主要动物疫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9.16%。
近年来,各地加快优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政策支持,能力持续提升。但是,个别地方仍然存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处理方式不规范、监督管理措施不完善、补助资金拨付不及时等问题,增加了动物疫病传播和环境污染的潜在风险。为落实《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有关要求,进一步强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近年来,各地加快优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政策支持,能力持续提升。但是,个别地方仍然存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处理方式不规范、监督管理措施不完善、补助资金拨付不及时等问题,增加了动物疫病传播和环境污染的潜在风险。为落实《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有关要求,进一步强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格落实无害化处理责任
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中“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负总责”要求,积极推动落实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属地管理责任。严格落实监督管理责任,督促指导畜禽养殖场(户)、屠宰厂(场)、无害化处理场等生产经营主体,规范处置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建立工作台账,详细记录处置的种类、数量和去向等情况。
二、健全无害化处理体系
各省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结合畜禽养殖、发病死亡等实际情况,按照“集中处理为主,自行处理为补充”的要求,立足可持续发展,完善优化集中无害化处理场所建设规划,合理布局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科学设置集中暂存点,稳步提高集中无害化处理覆盖率。组织开展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生物安全风险调查评估,指导生产经营主体不断完善硬件设施和管理制度,切实阻断动物疫病传播风险。对于边远和交通不便地区以及畜禽养殖户自行处理零星病死畜禽的,要在生物安全和环境风险评估基础上,组织制定针对性的技术规范,因地制宜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三、加强无害化处理监督管理
各省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在台风、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发生后,及时指导受灾地区组织收集、无害化处理因灾死亡畜禽,开展彻底清洗消毒;加快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信息化管理,规范生产经营主体填报收集、运输、暂存、无害化处理及产物流向等全链条信息数据,强化统计分析和智能预警,相关数据将作为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补助资金核算的主要依据。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大排查力度,强化部门协作,建立健全线索通报、联合执法、案件移送等长效工作机制,严厉打击随意弃置、买卖、屠宰、加工病死畜禽的违法犯罪行为;全面落实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专用运输车辆备案制度,指导从事运输的单位和个人,通过国家兽医卫生综合信息平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信息模块,及时上传车辆所有权人的营业执照、运输车辆行驶证、运输车辆照片等材料。
四、落实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
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积极协调财政部门,按照“谁处理补给谁”的原则,统筹用好中央和地方资金,及时对承担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任务的实施者给予补助。落实好《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下达后,市县财政应在三个月内将补助资金给付到位,并采取定期结算等方式及时发放补助,不得无故拖欠无害化处理企业补助资金,确保无害化处理体系有效运行。积极探索生产经营主体点对点联系指导工作机制,定期调度掌握补助资金拨付情况,联合财政部门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加快补助资金拨付进度。
五、严控无害化处理产物流向
鼓励在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况下,对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产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督促指导畜禽养殖场、屠宰厂(场)、无害化处理场等严控处理产物流向,查验购买方资质并留存相关材料,签订销售合同,详细记录处理产物销售情况,全程视频监控处理产物存放和交接过程,每年1月底前向所在地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报告上年度无害化处理、产物流向等情况。要结合年度报告和日常监督管理,定期查验销售合同、销售记录和监控影像,确保无害化处理产物流向清晰和可追溯。
(来源:农业农村部)
欢迎关注公众号↓
●“猪周期”之变局 ●
随着规模化水平的提升,生猪行业稳定性逐渐增强,生猪产能将会长期处于饱和的状态,很难过度去化。“猪周期”也出现了一些新特征:
首先,产能调整“深度”收窄。“猪周期”将不会像过去一样,在行业低迷的时候因叠加动物疫病因素而被迫去产能,使得产能去化的“深度”加深。随着规模化水平提升,大量散养户的退出,减少了其对全国总体生猪行业产能的影响。
第二,价格波动“幅度”趋缓。目前处于自然生长周期,产能去化幅度不会特别大,对应的猪价涨跌的幅度趋缓。
第三,周期时间“长度”缩短。2022-2024年,第六轮猪周期仅持续了两年,就是由于产能调整很灵敏,没有发生在行情上涨的时候,因突然发生动物疫病而被迫去产能的情况。第四,价格涨跌“速度”加快。市场信息透明度提高是一把双刃剑,能够指引大家的同时也会让一部分人更加有信心做“投机式”养猪。二次育肥、极端压栏会让市场行情出现阶段性的“不该涨的时候猪价上涨,该涨的时候猪价反而一路下跌”现象,2022年就是典型的代表。
●猪价上涨到20元/kg
有基本面的支撑 ●
年初的时候,大家对今年的行情持非常悲观的情绪,认为今年的价格高点也就是15~16元/公斤,可实际上价格已经达到了21元/公斤以上,最近下跌到20元左右。大家认为今年的价格涨得不正常,“猪周期”似乎失灵了。对此,王祖力认为,“猪周期”会一直存在,只是周期波动的形态会发生变化。第五轮周期从2022年开始到2024年1~2月份结束,第六轮“猪周期”跟以往周期不一样。
那么依据“猪周期”规律,生猪价格到底能涨多高?现在20元/公斤到底正常不正常?怎么来研判?王祖力表示,当前生猪市场总体上处于周期上行阶段,今年生猪价格涨到20元/kg是合理的,有基本面的支撑。2023年以来生猪产能累计去化9.2%,去化幅度比上一轮(8.5%)强,根据历史规律来研判,上一轮“猪周期”上涨-下跌的平均价格是20.22元/公斤,这轮产能去化到位,价格上涨的潜力会更强,理论上来讲带动价格上涨到20元/公斤左右是合理的,是符合历史规律的。
●年底前猪价没有大幅度下跌的风险 ●
尽管如此,市场仍然有很多声音质疑是情绪、二育、压栏惜售拉涨猪价。对此,王祖力谈到两个重要指标,首先从近两个月农业农村部监测的规模以上屠宰企业屠宰量来看,7月份最新的屠宰量同比去年下降了超过9%,供应减少9%,价格上涨30%~40%是正常现象,所以对于今年猪价上涨不用去质疑,而且涨的幅度不应该小。
另一个重要指标是生猪出栏体重,二次育肥多,必定会快速增长出栏体重。但是今年以来,虽说上半年有小幅度的增加,但是这种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季节性的增长,增长缓慢,而且增长还在往下降。这说明大家对未来价格没有信心,从而不敢极端的压栏,不敢非常疯狂的二育。
此外,还有不确定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比如说猪病疫情、消费问题,以及能繁母猪生产效率提升等问题。他强调,如果今年大家依然能够保持谨慎的情绪,即使接下来的几个月供应可能会有小幅度的增长,但消费增长的幅度可能会比供应增长的幅度更大,年底前猪价没有大幅度下跌的风险。
现在因为非瘟的问题,全球相关国家已经出现了上百起的非瘟事件,这对于国际生猪产能带来直接冲击,虽然在短期之内进口肉进入我国的数量总体有限,但是对养殖户生产有可能带来直接致命的影响。希望广大养殖户引起重视!
LZ真是人才 :lol不错
页:
[1]